<track id="okjkg"></track>

    1. 伊春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黑龍江省消防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

      發布日期:2021-10-25 來源:- 作者:社會建設委

      ——2021年10月21日在伊春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七次會議上

       

      伊春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胡君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按照市人大常委會2021年監督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會組成專題執法檢查組,于6月至8月,對我市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法》和《黑龍江省消防條例》(以下簡稱消防“一法一例”)情況進行執法檢查。檢查組先后深入到鐵力市、豐林縣、伊美區和市衛健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及所屬事業單位,通過聽取工作匯報、召開座談會和實地走訪、查看資料等方式開展了檢查活動,現將檢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消防“一法一例”修訂實施以來,市政府高度重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消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把貫徹實施消防“一法一例”作為“平安伊春建設”的重要抓手,加強領導,統籌協調,狠抓落實,全力推進消防“一法一例”落地見效。全市連續35年未發生較大以上火災事故,消防安全形勢總體穩定。

      (一)建立健全機制,規范消防安全管理。市政府嚴格落實消防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堅持將消防工作與政府各項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市政府主要領導先后就消防安全工作作出批示,并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市長辦公會議和市政府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消防安全工作。應急、公安、住建、市場監管等部門和消防救援機構各司其職,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職責。全市所有鄉鎮、街道、社區均成立消防安全委員會,形成了無縫抓落實的責任鏈條。同時,農村消防建設工作進一步加強,全市205個農村全部達到“一村一車一泵”要求。社會單位消防安全管理進一步規范,全市464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全部落實“6+1”措施和消防安全評估、專職消防管理人員和建筑消防設施定期維護保養等制度。同時,市政府結合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考核,定期對各地、各部門開展實地檢查,將消防工作成效納入領導干部政績考評內容,推動建立了政府統一領導、部門齊抓共管、單位全面負責的消防安全責任體系。

      (二)強化隊伍建設,構建多元化救援體系。全市現有2支主要消防隊伍,分別是消防救援支隊、政府專職消防隊;2支企業專職消防隊伍,分別是林都機場和對山油庫消防隊伍。共有消防隊站10個,消防指戰員334人,消防監督員29人,各類消防車輛82臺。此外,還組建了高層、地下、石油化工、大型商業綜合體等4支滅火救援專業隊伍和1支山岳地震救援隊伍。同時,我市深入推進多種形式消防隊伍聯席、聯勤、聯戰、聯訓、聯動“五聯”工作機制建設,消防部門針對企業普遍存在的隱患多、整改難、效率低等問題,成立技術指導組主動深入企事業單位開展幫扶指導,為企業制定科學整改方案,開展消防安全培訓,累計組織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培訓會80余場次,促進了企事業單位自主消防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將消防規劃納入全市“十四五”規劃,特別是對消防站、消防水源建設和資金投入等進行重點規劃。在市本級財政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不斷加大對消防經費投入力度。2018年以來,市政府累計投入消防事業經費6500余萬元,累計新增城市主戰消防車等各類值勤車輛43臺,更新器材裝備6000余件(套)。新建消防水鶴20個,建設地上式市政消火栓30余處,消防取水碼頭5處、消防取水口8處。全市464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全部建設微型消防站,并納入消防統一調度指揮體系。規劃建設了南六街、花園街消防站,遷址重建了友好大街消防站,消防站布局更加合理。

      (四)落實監管責任,提升滅火和救援能力。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三個必須”要求,進一步明確各行業部門消防工作職責,建立了專家查、行業查、專業查、消防員查、群眾查“五查”機制,并做到隱患“閉環”整改。各級消防部門針對高層、地下建筑,公共娛樂、易燃易爆、老幼病殘等場所開展常態化隱患排查,在重要時間、重大節日期間,對重點場所、重要區域實行前置備勤和巡邏防控。2018年消防改制以來,全市各級消防部門累計檢查各類單位企業5.5萬余家,督改隱患5.8萬余處,臨時查封、“三?!?73家,罰款320.59萬元,拘留85人,推動30家重大火災隱患單位全部整改銷案;累計開展消防救援行動2060次,解救被困人員294人,搶救財產價值2000余萬元。

      (五)強化執法協調,有效管控隱患源頭。堅持源頭治理、系統治理,加強消防法與建筑法、安全生產法、產品質量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統籌落實,進一步強化監管執法協調。在建筑工程方面,實行消防設計審查、消防驗收、備案和抽查各個環節專人負責制,全面落實一次性告知制、首問負責制、責任追究制等工作制度。在消防產品監管方面,對消防產品生產、銷售企業進行了全面監督檢查,并不定期開展消防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工作。目前,全市消防產品生產企業僅1家(已停產),銷售企業56家,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60余人次,監督抽查了10家銷售企業的10批次消防產品,產品批次合格率為100%。在消防安全監管方面,全面實行公共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告知承諾管理,嚴格落實國家應急部《社會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從業條件》,加強對消防技術服務活動的監督管理,督促消防技術服務機構落實主體責任。先后組織多部門聯合開展了“3·15”消防產品打假、糧食收購儲存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檢查,以及養老院、幼兒園等弱勢群體集中場所聯合大檢查等活動,采取突擊檢查、實地抽查、明查暗訪、集中檢查等方式,對易燃易爆、糧食倉儲、大型商業綜合體、高層建筑等場所建筑,常態化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并建立了消防車通道綜合治理執法協作機制和消防審核驗收信息互享機制。目前,累計開展聯合執法檢查460余次,督促整改火災隱患850余處。

      (六)廣泛宣傳教育,加強安全意識和法治觀念。利用“安全生產宣傳月”“11·9”消防安全宣傳周等活動契機,強化消防法宣傳,切實增強消防宣傳教育的廣泛性和針對性,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組織消防安全知識宣講團、消防志愿者服務隊、消防巡邏廣播車隊等,深入社區、街道、各行業單位,累計開展宣講1萬余場次,受眾人數達24萬人次。針對大中小院校師生開展“消防進軍訓”“開學第一課”“寒暑假消防夏令營”等活動,為中小學校免費發放《中小學消防教育讀本》5萬余冊。在醫院、商場等人員密集場所增設了消防固定宣傳陣地,打造了5個消防文化主題公園、餐廳,營造了“全民消防”的良好氛圍。截至目前,各級媒體發布消防安全信息20余萬條(次),開展登門入戶、消防隊站開放等形式消防宣傳活動,受眾50余萬人次。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市消防工作整體水平有所提升,消防安全環境得到有效改善,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運行管理體制有待理順。一是社會單位消防監管任務繁重。我市現有1.1萬余家消防三級列管單位,《消防法》修訂前,上述場所單位的消防日常監管任務主要依托于全市62個公安派出所,執法力量尚能滿足工作需要。消防法修訂后,明確要求消防救援機構應當對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規的情況依法進行監督檢查。公安派出所可以負責日常消防監督檢查、開展消防宣傳教育。但由于公安部相關管理辦法尚未出臺,使得職能銜接,責權劃分不夠明晰,影響工作開展。二是行業部門消防職責落實仍有缺位。部分行業部門對自身消防安全職責認識不到位,認為消防安全就是消防部門的事,依賴于與消防部門聯合開展檢查,對本行業領域日常檢查中往往忽略消防安全,自身消防檢查能力與消防安全體系建設還需大力加強。

      (二)消防安全基礎尚有短板。一是公共消防仍需提升。已建成消防水源無明確管理單位和維護經費,市政消火栓數量不足,無法滿足城市建設需要。二是農村消防還需加強。多數村屯尚未配備消防設施,已配備的村屯設施不完善,或長期處于無人管理維護的狀態;基層志愿消防隊消防器材短缺、消防應急能力較弱;農村房屋建設缺乏防火措施,電氣線路老化、私搭亂接等問題仍然存在。

      (三)公眾消防安全意識亟待提高。一是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仍然存在。部分企業單位重經濟效益、輕消防安全的意識仍未轉變,特別是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經營戶往往從經濟效益和經營方便角度出發而忽視消防安全,對火災隱患熟視無睹,對消防設施和裝備不愿投入,對消防安全檢查存在抵觸情緒,對指出的消防隱患整改態度消極。二是消防自救能力不足。部分群眾缺乏必要的消防常識和逃生技能,自防自救能力欠缺,到陌生場所不記安全出口,普遍不會使用滅火器材,不具備處理初始火情、撲救初起火災的能力。

      三、意見和建議

      (一)加大宣傳工作力度,筑牢消防工作社會基礎。進一步加強《消防法》的宣傳教育,做好消防法律法規進家庭、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活動,持續加大全民宣傳力度,通過典型火災事故案例,從普及防火知識的角度出發,加強消防法律法規、消防安全責任的宣傳教育。同時,加強向群眾宣傳日常用火用電用氣安全注意事項,常見火災的預防、初期火災撲救方法,如何正確報警、火場如何正確逃生等消防常識,并提醒廣大群眾在日常生活中,要切實加強預防和處置火災的能力,有效提升了全民的應急處置、自防自救能力,切實增強抵御火災的能力,為提升全市整體消防水平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二)完善監管工作體系,強化消防主體責任落實。加快推進構建“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消防安全責任體系。由“單一監管”向“綜合監管”轉變,積極推行信用監管,將消防安全納入信用監管體系和聯合懲戒管理范疇,實施跨行業、跨領域、跨部門失信聯合懲戒。深入推進事故延伸調查,嚴格追究使用管理、工程建設、中介服務、消防產品質量等各方主體責任和屬地管理、部門監管的消防安全責任。消防、住建等部門要建立信息互聯互通、共享共用機制,通過開展聯合抽查、隨機抽檢等方式,引導加強行業自律,規范從業行為,落實主體責任。

      (三)夯實消防工作基礎,加強消防基礎實施建設。將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納入城鎮化建設,老舊小區改造,美麗鄉村建設等重點工程,對公共消防設施不能滿足滅火應急救援需要的,要及時增建、改建、配置或者進行技術改造;及時改造供水管網、修建消火栓和天然水源取水設施,確保消防用水。加強農村消防基礎工作,結合農村環境改造和網格化管理工作,拓寬農村道路,增設消防水源,同時拔出??顬樾姓迮渲帽匾臏缁鹌鞑?,持續改善公共消防基礎設施,提升重點區域消防安全設防水平。

      以上報告,請審議。

       

       


      国产色啪午夜免费福利

        <track id="okjkg"></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