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okjkg"></track>

    1. 關于全市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調研報告

      發布日期:2022-06-30 來源:- 作者:伊春人大

       

      伊春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

      20226月)

       

      市人大常委會:

      根據《中共伊春市委關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的實施意見》和《伊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22年監督工作計劃》工作安排,5月下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天云率領預算工作委員會組成人員,開展了我市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情況調研。通過集中學習法規文件、召開調研座談會、實地調研等方式,深入了解了我市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總體情況、管理狀況、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等,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基本情況

      截止20211231日,全市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總額381.13億元,負債總額57.4億元,凈資產總額324.29億元。其中:行政性國有資產總額144.27億元,負債總額28.48億元,凈資產120.21億元;事業性國有資產總額236.86億元,負債總額28.92億元,凈資產204.08億元。全市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中固定資產100.63億元,占資產總額26.4%;流動資產49.05億元,占資產總額12.87%;在建工程50.15億元,占資產總額13.16%;公共基礎設施175.51億元,占資產總額46.05%;無形資產1.54億元,占資產總額0.4%;保障性住房1.59億元,占資產總額0.42%;政府儲備物資、長期投資、文物文化資產等其他資產合計金額2.64億元,占資產總額0.69%。2021年處置各類資產127.4萬元,收益全部上繳財政。

      二、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情況

      近年來,市政府及財政部門依據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有關法規,不斷健全完善資產管理制度和體制機制,深入推進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有機結合。

      (一)完善資產管理制度體系,提升資產管理工作水平。市政府及財政等部門按照中央、國務院和省委、市委相關文件要求,不斷加強制度建設,逐步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先后出臺了《伊春市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辦法》《伊春市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公物倉管理暫行辦法》《伊春市黨政機關辦公用房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并在管理中不斷完善,明確資產配置、使用、處置和收益等環節管理職責、流程和要求,提高行政單位資產使用效率,避免資產閑置浪費和流失,實現資產使用效益最大化。

      (二)推進落實資產管理主體責任,加強部門資產管理工作。按照“國家所有,實行政府分級監管、各部門及其所屬單位直接支配的管理體制”,“財政部門—主管部門—行政事業單位”三個層次的監管責任體系已基本建立,形成了各部門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格局。一是市財政局建立了新增資產配置相關預算管理制度,把資產配置與部門預算、政府采購、單位職能和實際需要緊密結合,從源頭上控制資產的增量,對資產進行科學有效、合理合規的配置,避免超額、超標準配置資產增加財政支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二是加強公共基礎設施資產的管理,進一步明確部門和單位管理責任,壓實管理任務,夯實管理基礎;強化資產會計核算,推動管理單位按照“誰承擔管理維護職責由誰入賬”要求,將各類公共基礎設施等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分類登記入賬。三是加大基礎管理工作的監管力度,抓好制度貫徹實施,細化資產管理工作流程,2021年市政府全面開展市直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和使用情況專項檢查,對各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全面的調查摸底,及時解決問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房產管理,建立健全黨政機關辦公用房清查盤點制度、信息統計報告制度和檔案管理制度。

      (三)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夯實資產管理工作基礎。全面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市財政部門不斷推進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構建網絡化資產管理信息平臺,制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操作規程,財政部門與各單位內部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實時聯動,及時掌控單位資產存量,實現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數據的動態監管,提升資產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水平。

      三、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市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認真履行管理職責,積極推進改革創新,我市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較好地保障了行政事業性單位有效運轉、各項社會事業快速發展。但在調研過程中發現,資產管理工作還有薄弱環節,在管理主體意識、制度建設、管理基礎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亟待研究解決。

      一是資產管理的責任意識有待提高。在資產管理中,一些部門和單位仍存在“重資金、輕資產”、“重購置、輕管理”的現象,行政事業單位對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上還有待加強,國有資產清產核資等管理責任還未真正落實到位。主要體現在:固定資產清查盤點和處置不及時,疏于日常管理,造成固定資產實物不清,賬實不符,存在歷史遺留問題難以解決。

      二是資產管理管理制度體系不夠完善。資產占有使用單位缺少內部控制制度,僅以財務管理制度代之,相關條款規定有限;管理崗位分工不明確,管理責任不清晰;缺少專業人員具體管理,資產管理員大多兼職或由機關內勤人員兼任,變動頻繁,直接影響全市資產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三是縣區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工作需要推進。因行政區劃調整和我市原來實行的“政企合一”體制,資產分割較為復雜,各縣區在資產管理的信息系統建設方面進度并不一致。目前,伊美區、金林區已進入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其他縣區尚未建立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市本級與縣區在資產日常管理信息交流方面聯動較少,影響了全市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的綜合管理和統籌發展。

      四、加強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的建議

      市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完善體制機制,強化制度規范,創新管理方式,著力構建全面覆蓋、權責明確、協同配合、約束有力的管理體系,不斷提升資產管理績效,保障和促進各項事業實現新發展。針對調研發現問題,提出如下意見和建議:

      第一,夯實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制度基礎。嚴格遵照《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條例》等國有資產管理相關制度要求,規范資產配置、使用、處置、收益全生命周期管理。要堅持資產管理與資金管理并重,加強預算管理對資產管理的約束,對新增資產配置預算編報嚴格審核把關,從源頭上促進科學合理配置資源,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建立資產統籌調配和共享共用機制,完善資產配置標準體系,推進公共基礎設施安全有效使用,注重提高行政單位資產使用效率,避免資產閑置浪費和流失。

      第二,加強國有資產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進一步明確行政事業單位對占有使用國有資產的管理主體責任,強化產權意識、責任意識、績效意識。構建互相聯系、互相制衡的內控機制,做實資產管理與預算編制、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情況掛鉤的工作機制。明確資產使用人和管理人崗位職責,按照規程合理使用、管理資產;崗位發生變化時,及時辦理資產交接手續。市政府及財政部門和有關單位要抓緊妥善解決資產權屬不清的遺留問題,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資產清查、盤點、對賬,做到賬實相符、賬賬相符,實現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有效管理。

      第三,推動國有資產管理系統建設協調發展。做好資產管理納入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工作,繼續完善行政事業性單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建立資產系統與賬務系統的有機銜接,從機制上推進單位資產賬實相符,實現資產與財務的管理融合。加強數據分析和綜合利用,科學有效運用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為規范管理和科學決策提供支撐。推進縣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加強市對縣區資產管理的工作指導和市、縣區兩級資產管理的工作協同,實現資產管理的橫向協作、縱向聯動,共同推進本市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提升資產管理績效。

       

       

      国产色啪午夜免费福利

        <track id="okjkg"></track>